“沧州狮子定州塔,赵州石桥正定大菩萨。”在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中,包含了河北省的四宝——沧州铁狮子、定州开元寺塔、赵州桥和正定千手千眼观音菩萨。 |
沧州铁狮子 |
沧州铁狮子又名“镇海吼”,位于河北省东部的旧沧州城内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铸铁物件。
铁狮身高5.78米,长5.34米,宽3.17米,体重约50吨。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,狮身向南,头向西南,两左脚在前,两右脚再后,呈前进状,姿态雄伟,昂首阔步,栩栩如生。
铁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。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,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且对它进行各种的修缮。 |
定州塔 |
定州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,建于北宋初年,原名开光寺塔,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,有“中华第一塔”之称。从京广铁路乘坐火车,或从京石高速公路乘坐汽车,都可遥看它那高耸入云的雄姿。
据史料记载,定州是先有开元寺,后有定州塔。开元寺的前身最早是七帝寺,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91年,隋朝开皇16年将七帝寺改为正解寺,到唐代天即公元904—907年正解寺改为开元寺。
开元寺塔,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,十一层,塔基外围周长128米,高83.7米。塔身为八角形,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,一改宋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,显得雄伟大方,秀丽丰满。塔身为砖木结构。砖的规格不一,约有十几种。为了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拉力,加筑了松柏木质材料,故当地流传着“砍尽嘉山(在曲阳县)木,修成定州塔”的民谚。从此塔修造时间之长,用料之繁多,可以想见当年建造工程之浩大和修造工艺之精巧。 |
赵州桥 |
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。建于隋代(公元581-618年)大业年间(公元605-618年),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,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,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、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。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赵州桥又称安济桥,是宋哲宗赐名,意为“安渡济民”。
赵州桥是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。它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,净跨37m, 宽9m,拱矢高度7.23m,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拱,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,节省材料,又便于排洪、增加美观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,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,据世界桥梁的考证,像这样的敞肩拱桥,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,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,赵州桥的雕刻艺术,包括栏板、望柱和锁口石等,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,琢工的精致秀丽,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。
1991年,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“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”,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“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”铜牌纪念碑。 |
正定大菩萨 |
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内,正中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佛像。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正定府的大菩萨,也叫千手千眼观音,是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,是中国保存最高大的古代铜铸佛教造像。
大铜佛高22米,周身有42臂分别执日、月、星、辰、裳带、香花、宝剑、宝镜、银拂尘、金钢柞等法器。观音像神态自若,比例均匀,衣纹流畅,线条细腻,颇具宋代艺术风格。
它是北京周边地区4尊大佛之一,与北京雍和宫大佛、天津蓟县独乐寺大佛、承德普宁寺大佛齐名。 |
|